等着早上这一拨的生意做完,张蜻蜓已经是浑身大汗了,董少泉的嗓子也哑了。几个主力军都累得不轻,可是反观徐贵、林权、江瑞,还有潘云豹那两个嬷嬷等人,却是神色如常,十分的悠闲自得。
张蜻蜓喝了口茶,好容易喘过气来,瞧着他们那样,大为光火。
董少泉性子比她可好多了,眼珠子一转,生出一条妙计,当下就把猪肉一分,白亮媳妇和巧云分一块,给徐贵跟他媳妇也一块,这样分成几堆之后,“随你们自己卖,要算账收钱都在公共那儿,你们做成一笔就记一笔,以后你们的工钱就按着这个来抽成,卖得多便赚得多。上不封顶,下不保底。有本事赚的,哪怕你一天一两银子也是给的。”
张蜻蜓补了一句,“若是实在不中用,那就连饭都不要想吃了。”
这样一来,大家的积极性都高了。就连后头杀猪和门口吆喝的,以及像绿枝这样算账的,也是按一天的收入来提成,只是按贡献大小区分不同的价码。
总之张蜻蜓就一句话,“我吃肉你们跟着我吃肉,我喝汤你们跟着我喝汤。我不会刻薄你们,你们却也不能偷懒。要不然大伙儿一拍两散,就不要在我这儿混了!”
这话说得实在,江瑞想了想,就问:“三姑奶奶,那咱们真是一日一结账么?”
“是!”张蜻蜓斩钉截铁答应他们,“当晚做完,次日一早结账,晚上总要给我个算账的时间对不?概不赊欠。”
有了这个表态,所有人的积极性都提高了。再进来的顾客都抢着招呼,自己摊子上卖出去的每一块肉都是钱啊,那态度不用说,都好得不得了。
张蜻蜓只交待他们一句,“随你们怎么拉拢,但绝不可相互拆台。”就由着他们自己弄去了。
本以为头一天开张,乡亲们也不会习惯下午来买猪肉,孰料过了午睡的点,还真有人来了,而且一来张口要的就是几十斤的大数目。生意好,张蜻蜓当然开心,不过却也觉得奇怪,他们这都哪儿来的?
董少泉也是莫名其妙,问他们也不肯说,只说是家里要用,哪一家却也不作声了。因为不愿打着帅府的招牌,所以他们这铺子开得很是低调,连潘云豹他们都不让来捧场,也不让他们张扬,那这都是谁家派来的?
张蜻蜓稀里糊涂地把生意做了,再晚些时候,又有些零星的百姓过来买猪肉了。他们许多是早上来过的左邻右舍,听说这儿东西便宜,就赶过来了。
董少泉略加思索,赶紧找了几个大嗓门的人,让李思靖带队,驾了辆车出去,满城左右吆喝了一圈,自己又赶着去把明日要卖的猪采购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