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氏自去张罗,老太太却是想着借此机会,把欧阳康过继后的新身份正式对外作个公布,慢慢帮他把路铺出来,省得欧阳锦日后见这个儿子越混越好,又来各种歪缠。
在欧阳康听从老太太指点,去藏私房钱的时候,平王府里,念福的爱心早点火热出炉了。
今天的主打是鸡汁灌汤小笼包,做好之后,不仅有爹娘祝四霖的份,她也给李赵二位尚宫也送去了一份。
当薄薄的包子皮撕开小口,鲜美的鸡汤溢出来融化在嘴中,大清早的绝对给人十足活力与好心情。
而在接下来的学习时间里,念福母女也得到了不少优待。虽然还会被纠正动作,但是明显要求已经放宽了许多,并不再一味的苛责必须要做到怎样。
念福见状态度越发恭敬,在中间的休息时间里又似是无意聊起药酒的功效,“……尤其是去湿活血,对那些遇着刮风下雨就犯病的可实在是很好呢。我已经给我爹泡了一坛子了,都是杜叔家里窖藏了好几十年的老酒,外头可买不到这么真的东西。”
赵尚宫明显有些意动,犹豫了半天才道,“这么好的东西,若是郡主愿意赏脸,肯卖与我,哪怕贵一些,奴婢也愿意。”
念福却笑,“旁人倒也罢了,姑姑若要,我索性送你一坛子吧。药材要是不够,就去找管家要,不必客气。”
赵尚宫连忙谢过,接下来的教导之中,越发温柔体贴了。
念福心中暗乐,有个好老爹还是挺给力的。因不好直接拂了长姐的好意,故此沐劭勤私下着人去打听了一番。
得知这位赵尚宫私底下与一位太监结成对食,二人感情很深。而那太监早年间为了护她,曾受过刑罚,一到阴雨变天就浑身酸痛,非常难熬,为此赵尚宫每常去求太医诊治。
太医给了她一个药酒的方子,效果不错。但是方子对路,酒也要好,为了寻觅好酒,赵尚宫也是煞费苦心。念福如今正掌管着京城闻名的小杜酒坊,要酒的话,不是正对她的路子吗?
至于李尚宫,她虽没有对食太监,却有一个相依为命的侄女儿。那侄女儿从前也是宫女,却是在战乱之中不幸被闯进宫中的士兵蹂躏,后来还生了个女儿。
待得新朝成立,自然不会留这种不洁之人在被宫廷侍奉。李尚宫的侄女儿只得带着私生女在宫外过活,全靠李尚宫不时接济才勉强度日。
眼看那小侄孙女一天天长大,可没名没份,跟着宫女出身的母亲也没法入个户籍,日后婚嫁便是天大难题,这简直成了李尚宫的一块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