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福是同意接收了,但他提出不签卖身契。而是挨个记下每个孩子以及父母的姓名,只要愿意送来的,每个孩子价钱都一样,付家长一吊钱。但到时要赎回来时,也只要家长出一吊钱来赎,这期间长生宫就算帮你白养活孩子了。
这个消息可让这些正在发愁生计的家长们乐坏了,几乎是争先恐后的把孩子都报上了名。三个村子转了一圈,就呼拉拉收了百来个孩子。
程道长一瞧这情形,可不敢再收了,马上打道回府。
赶紧把库房拾掇了出来。大倒是挺大,怎么算也够住了,这才放下心来。又赶紧的招了几个农妇,把锅碗瓢盆备齐了,柴米油盐买好了,床铺被褥也都摆上了,徐福来瞧了以后很是满意,这才让人去把那些孩子给接了来。
一百多个高高矮矮的孩子在咸阳街上走了一圈,还是挺招眼的。
怕这些孩子天天在这儿无所事事,徐福还特别要求宫里一些老成方士轮流下来教课,让孩子们多少长点学问。
可施行了没几天。却发现这些农家子弟,大部分都没念过书,根本不懂规矩,年龄又参差不齐,一堂课根本讲不了几句话,光维持课堂纪律就够呛。有些大孩子精力旺盛,吃饱了没事干,还动动拳脚,着实令人头疼。
此时有方士就出了主意,不如按年龄分班,给那些大点孩子不仅上课,还得分派些活干。教女孩子纺纱织布,裁剪缝纫,男孩子编筐锄地,学习些农林渔技。一来免得将他们养懒了身子成日生事,二来让他们长大了也有门手艺谋生。
这倒是个好主意,徐福马上采纳。
这一下当真解决了不少矛盾,大孩子们按各自兴趣学习一两项技能,还有机会做出成品相互比较。小孩子们就去学规矩,做功课。各得其所,管得人轻松,孩子们也高兴。
连南卫仁都称赞道,“因材施教,正应如此。”
五五六六也送进去了,小草天天去瞧,他俩跟着老师学了不少规矩,可比以前懂事多了。她本想把宝柿和小良子也接来,可去一瞧,他们在各自新家里生活都得挺好。尤其是小良子,在雪莲那儿可以看到不少书,他不想离开。
小草偷偷问他,“那雪莲姐姐对你凶不凶?”
小良子吃吃的笑,“雪莲姐姐就是不太爱说话,人是极好的。”
小草很是放下心来。
徐福的本意是做件好事,可树大招风,别人却自以为是的认为长生宫是趁皇上征地,自己跑去做好人。低价买了不少孩子,既收买人心,又落得实惠。
不久,就连秦王都被惊动了,专程把徐福叫去问话。
徐福也不是吃素的,忽悠了一圈回来后,就嘱咐让孩子们早晚都集中起来,弄个浩大的仪式,为秦王祈福祝祷,祝他长生不老,万寿无疆。
据说,童男童女的祈祷最是有效,秦王听了很是受用,反倒支持起来,还拨了笔款子。
跟在徐福身边长了,小草也瞧出来了,别看师父长一副老实巴交的模样,他要是骗起人来,可是眼睛都不带眨的。
不过师父确实肚子里有货,比如他说这两天有雨,那你出门就一定要带伞,他说最近要变天,那你就一定要注意加减衣裳。
小草有时纳闷,徐福就往身后的大屋子一指,“进去把里面的书全看完了,你就也明白了。”
小草看着那堆积如山的竹简,脚没迈进去,人就撤了出来。开玩笑!等她看完了,头发都白了。
“要不,你去试试?”没好气的推了旁边讥笑她的南卫仁一把。
最近,两人因为照顾山下的孩子,常常一起共事,越来越熟了。小草越发不怵他那张死人脸,这人就是表面装得很凶,你瞧他和孩子在一起,还是很爱玩闹的。
南卫仁嘟囔着,“我读的书可比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