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回到了荣国府,还不知道要出什么样的波折呢。从薛家出来的当天傍晚, 王夫人找来了贾政, 只是对着贾政说了句义忠亲王偶然听薛蟠提起宝玉,特意介绍了一门好亲事给宝玉, 咱们是做不做这门亲事呀?做呀,必须得做呀!贾政这个时候早就让南太王府的人吓破胆子了, 哪里还敢说什么反对的话。一听是司庆介绍的, 当即也不反对,只让王夫人操办。看到贾政同意了, 王夫人抿了一下嘴角。转天又跑到贾母那里说听老爷说起夏家这门亲事,又听说是里面有义忠亲王府的意思。媳妇想着是不是按着老爷的吩咐去派人提亲。此时贾母早就从史家那里等到了史湘云拒婚的事情,大感意外之时,又听到这事是贾政和司庆说的, 想了想夏家的身份,除了有点钱外,啥都没有,倒也就没有反对了。不过也没怎么上心就是了。王夫人一番欺上瞒下,终于将贾母和贾政摆平了。而夏家那里又真的被哄住,同意了婚事。听说王爷什么的也要来参加婚礼,再加上种种原因婚事要提前,娘俩个还就真的没有反对。这一不反对就将婚事提前到了九月初。好在夏家也是皇商,她们家的闺女本就不擅女红,正好可以由婚事太赶,而不动针线了。“妹妹就放心吧,到时候一定要早点来。”薛姨妈点头,亲外甥成亲,她哪能晚到。笑容满面的答应了下来,并且非常上道地对王夫人说一定会送份大礼过去。等到了宝玉成亲的那天,薛那一天妈才发现她挺没有用武之地的。这宝玉的婚事比她儿子的还要冷清还要不如呢。就连他们以为的夏家豪富得多少嫁妆呢。可是真到了这个时候,姐妹俩才发现人家夏家并没有多少嫁妆陪嫁过来。那一副嫁妆虽然整齐,可是也并不出彩就是了。王夫人听到司仪念着嫁妆单子的时候,当时脸就落了下来。不过转念一想,这儿媳妇是家中独女,就算是那些产业都没有带过来,那将来也是她的跑不了,这才又高兴起来。南安王爷虽然死的并不光彩,不过至少人死为大,皇帝也不追究他前次战场失利的事情了。让人将南安王爷的遗体送回京城,由南安王府自行发丧。南安太妃听说了儿子的死讯,当即哭晕过去。儿子年纪轻轻就去了,南安太妃白发人送黑发人,心中的伤心难过可想而知了。人在最伤心难过的时候,总是容易迁怒别人。南安太妃当初舍不得自己的闺女和亲,便想着让京城中别家的贵女代替,有这样的结果也是她自己找的。她也不想想若是她用了自己的女儿和亲,这事估计也就不会出了,可是她却迁怒上了荣国府二房。此时,南安太妃整颗心都快恨透了荣国府。若不是他们家出尔反尔,也不会将事情弄到后面的地步,当今也不会发兵西进,她的儿子也不会战死沙场。所以一切都是荣国府的错。南安王妃想到这里,便让府中的长吏官收集贾家的所有罪证。她要让贾家给她的儿子陪葬。要知道像他们这样的大家族,不可能没有一点灰色违法之事。只要一查便没有查不出来的东西。哼,就算真的查不出来,她可以帮忙弄些出来。再加上当初当今即位时,贾家可是站在甄家那边的,这也不是没人知道的事情。对了,贾家宁国府还娶了老义忠亲王的女儿,这说明啥,说明当初的贾家是两头站队的。想到这里,南安太妃摇了摇头。这一条已经没用了,当今是不会动老义忠亲王这一支的了。不过话说回来,贾家无论怎么站队,竟然也都没有站在当今的背后,也真是够眼瘸的。此事当今不追求也罢了,可若是当今追究起来就算是当今封了贾家的女儿为妃又能怎么样。封妃的那个贾家大房,如今贾家大房又是个什么样。大老爷替太上皇出家祈福,大太太带着袭爵的哥儿去了书院读书荣国府与宁国府也是要出五服的族亲,而荣国府大房又与二房奉旨分家,无论怎么样,别人都可以暂不追究,但是荣国府二房却是不行的。于是不过几天,荣国府贾政一家的罪证便一件一件地到了南安太妃的手上。当看到贾政帮人打点官位时,南安太妃哼了一声,他自己都是几十年的官位不升分毫,竟然还给人打点官职,也够奇葩的。当南安太妃看到王夫人不但包揽诉讼,放利子银,竟然收了江南甄家的几大箱子财物时,脸上一抹阴狠的笑容那是止也止不住。
第290章(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