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可以把孩子送过来学,包学包会每人只要一两银子。从八岁就开始招学徒,大家想报名尽管来报名。
女孩子多点手艺以后就算嫁人也有底气呀。”
别说,刘桂梅真的挺有生意头脑,趁着这会,村里人都想给家里女娃报名了。
这要是学会了,能帮家里挣钱,以后长大嫁人也有一门手艺,也不用看婆家脸色。
“我报名!”
“对,我也给我家妞妞报名。”
“一两银子,我出得起。”
这两天大伙挣了银子,现在觉得一两都不是事了。
“大伙别着急别着急,我们先拜月娘,明个大伙再过来报名。”
当村长
“二弟妹,别说你还真机灵。”
“还行还行,大嫂到时绣坊报名的人应该不少。”
刘桂梅这些年也跟着学习,比不上大嫂还有大伯家的雨柔弟妹,不过教人还是没问题的。
“所以在宣传和招人这方面交给二嫂再放心不过了。”福星儿笑了笑,大嫂还有雨柔嫂子只管认真教人就行,至于其他事情全权交给二嫂再放心不过。
这些年村里不仅经济发展就连人文文化也跟上来,素质明显提高,特别是有福宝这样板,都不再觉得靠儿子养老,觉得女儿也不差。
只要用心培养好,以后没准还比儿子优秀。
“这中秋一过转眼就要过年了,这时间过得还真快!”
“是呀,瞧着一个个孩子都要娶妻和嫁人的年纪。以前还四处跑呢,她们长大了我们也老了。”
“是呀,今年村里的喜糖吃不过来了都,到时十月就是你们福家小虎办喜事了。”
“对对对,到时大家都来我们家喝喜酒。”福老娘盛情邀请,准备来个流水席,在村里摆上一天一夜,让大伙跟着尽兴。
他们福家有今日也少不了村里人的帮忙,都是互惠互利。
“那敢情好呀,那天我都不用做饭了,管吃个够。”
要知道上次这热闹还是李翠翠嫁人的时候,转眼间都过这么多年了。
“我得让家老母鸡赶紧多生几个蛋下来,今年的鸡蛋都不够送人。”要知道往年鸡蛋吃不了都拿去卖了,今年村里人喜事不断,都不够送。
“哈哈!”
“没鸡蛋送那干脆送红包得了。”
“都是村里人不用客气,到时人来喝喜酒就行。我们家一概不收礼。”福婆子不打算收礼。
特别是他们家小龙现在身居官位,为了不落入口舌,不管是办什么事他们家一概不收礼。
“那不得亏本了。”有人说了大实话。
“老黄家的你娶个媳妇难不成还想挣钱不成。再说福家家大业大,不在意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