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阿姨你们觉得呢?”
林歌问另外两个合伙人。
唐红梅虽然对自已的厨艺有信心,而且有开饭馆的经验。
但现在不比以前,过了十多年,谁知道饮食界的风向是怎样的呢?
所以她心里其实并没有底。
“开大了,成本太多,万一亏了咋办?”
虽然唐红梅只负责出技术,但这些孩子们的钱也是钱。
如果亏了,那可是真金白银啊!
这些天她看着林歌带几个同学来和儿子交往,本来很内向的陈平之也逐渐活泼起来。
她可不愿意他们为了给自已开馆子而栽了。
“你别说,林三小姐说得还挺有道理哈!”
与唐红梅胆小谨慎的想法不一样,刘天成想了想,却觉得林欣怡说得很对,
“我觉得可行!”
两个合伙人,一票反对一票赞同。
林歌正要拨打黄家鸿的电话,敲门声响起。
“这么早会是谁呢?”
唐红梅起身打开门一看,却是黄家鸿来了。
“哈哈,我来得正是时候呀!”
这家伙不请自来一屁股坐在桌子边,随手拿了一个包子大口吃起来。
“家鸿来了,你也表个态!”
林歌把刚刚林欣怡的建议说了一遍。
“好啊,这个主意好!”
黄家鸿拍手直叫好,“我来也正是为了这个,昨天叫人帮忙找店面,找来找去有一个最理想的店面,但就是面积有点大,还有两层。如果要开大一点的可是正合适呢!”
林歌连忙问店面到底有多大,让大家一起讨论,需要投资多少开个什么样规模的店合适。
唐红梅眼看时间不早了,就让几个孩子商讨,她先走了。
也不知为什么,她觉得把事情交给几个孩子做,很放心。
林歌让刘天成给胡小曼也打了个电话,听听她的意见。
既然已经同意她入股,她也是合伙人之一了。
胡小曼倒无所谓。
说他们怎么样她就怎么样。
于是大家商议结果,就是把之前的小饭馆规模扩大,需投入资金一百万左右。
六个合伙人,唐红梅是技术入股。
其余五个:林歌、刘天成、黄家鸿、胡小曼和林欣怡,一人需投入二十万。
林歌皱了皱眉头。
他手里的现金还不到十万,投资二十万远远不够。
当然他也可以向刘天成开口借,只是感觉有点像空手套白狼了。
此时林欣怡见大家如此重视自已提的建议,也很激动。
她悄悄看了一眼林歌,非常感谢弟弟给自已机会。
林欣怡站了起来:“我想跟林歌算一股,因为我钱不够!一百万四家承担,一家二十五万。可以吗?”
林歌诧异地看着她。
这个三姐又是打的个什么算盘?
林欣怡拿卡,递给林歌。
“这是我的钱,差的你补上,然后我们一人算一半的股份,你觉得怎么样?”
刘天成等三人都看着林歌,不知道林歌会如何答复。
“你卡里有多少?”
林歌问道。
“只有十八万!”
十八万的确不够。
“我不会占你便宜,算我先借你的,等我有钱了还你!”
林歌想了想,他们两人组合算是双赢,于是没有拒绝。
【也罢!这个林三小姐虽然前世对不住自已,但这世好像挺有觉悟,算是痛改前非吧!她既愿意从那个牢笼里逃出来,我也不妨拉她一把。免得她最终也像林顺怡那样落入商业联姻的命运!】
林欣怡激动极了:“谢谢你,林歌!”
刘天成等人只以为是林歌答应了林欣怡的要求,她才向他道谢。
只有她自已才知道,她不仅仅是感谢林歌给她入股的机会,更是感谢林歌改变了她的命运。
原来,我本来的命运是被用来商业联姻么?
也是,现在唱歌不行了,不能更进一步发展,在爸妈眼中最大的价值,不就是用来商业联姻么?
这时她才发现自已多么幸运,如果不是自已良心发现,与家里勇敢决裂,最终肯定是逃不过被联姻的命运。
有了资金注入,再加上黄家鸿和胡小曼的本地人脉,餐馆很快就选好店面,接着是装修,同时办理经营许可证等。
只等装修好,手续办理齐全就可开店大吉。
。。。。。。。。。。。。。。。。。。。。。。。。。。。。。。。。。。。。。。。。。。。。。
林如得黄慧娟等人尽兴玩了几天。
大家都买到了自已心仪的好东西,回来的时候大包小包。
姥爷姥姥将林如得夸成了一朵花,说他是自已这辈子见过的最好的女婿。
舅舅舅妈等人同样对林如得赞不绝口,一口一个姐夫嘴巴要甜死人。
至于那几个侄子侄女更不用说,每次跟姑父(姨父)一起出来,是不会两手空空的。
这次出来,每人光东西都买了四五万,早就超出了预算。
可是林如得连眉头都没皱一下。
亲戚们的赞扬吹捧让他早就迷失了。
为这些人花钱他花得很开心。
因为花钱的过程中他有很强的优越感。
想当初他追黄慧娟时,岳父一家人还有点看不上他,不大同意他们的婚事。
现在还不是要拜倒在他的金钱之下!
算是用钱买快乐吧!
但是快乐总是很短暂。
回来没两天,林如得就被一个消息给惊呆了。
海市市委书记被双规,海市的官场变天了!
不过震惊归震惊,林如得知道自已的大女儿很早就在找下家。
最近更是频繁接触海市市长。
所以他震惊之余,倒也不惊慌。
可笑的是,林顺怡去接触海市市长,找的借口居然是用借用林歌的名义。
不然人家根本不乐意见她。
不过市长是何等精明的人。
林家一向跟市委书记走得近,突然跑来想与自已搭上线,里面肯定有问题。
林如得不知道的是,虽然林顺怡成功地见到一次市长,也与市长谈了几分钟,但并没搭线成功。
因此,市委书记出事,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林家的生意。
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
一会儿这个项目的审批不过关,一会儿那个项目被驳回。
甚至一个已经开始动工的项目也被叫停,说环保不过关。
林如得傻眼了。
再这样下去,林家只怕得伤筋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