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表哥约翰是一名资深新闻工作者,一直在丑国主流媒体担任记者和编辑。
莎拉心想,也许约翰能够帮她想出办法,毕竟他见多识广,人脉广泛。
莎拉立即给约翰打了个电话。
约翰听完莎拉的诉求后,沉吟片刻,说道:
"莎拉,你的想法很有意思。
这个'铁蛋'在安全性能上的突破,确实值得关注。
你知道吗,电动车安全一直是丑国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如果'铁蛋'真的像视频中展示的那样优秀,那它不仅仅是一款车,更是代表了电动车技术发展的一个新高度。
"
这是一个十分大的噱头。
要知道,在这个新闻学早就不存在的世界,越大的噱头,就代表越大的收益。
目前丑国在电动车界的头面人物叫做特斯拉。
这家公司几乎和科技以及未来画等号。
但是特斯拉能够做到视频中这一点吗?
并不见得。
而且从外观上面来看,毫无疑问。
是大洋彼岸的这个国家的车辆设计更有科技感和未来感。
约翰已经意识到这个新闻的价值了。
莎拉听到这里,心中一阵狂喜。
她知道,约翰已经意识到了这个话题的价值。
果然,约翰接着说:
"莎拉,这样吧。你把'铁蛋'的相关资料都发给我,我来做一个深度报道。
我们不仅要介绍'铁蛋'的技术亮点,更要探讨它背后的华夏汽车工业的崛起。
这个报道如果做好了,不仅能满足你的好奇心,还能引发全美乃至全世界对华夏电动车的关注。
"
莎拉欣喜若狂,连连答应。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她把所有关于
"铁蛋
"的视频、文章、评测报告都整理好,发给了约翰。
约翰则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个报道的制作中。
一周后,一个标题为《
"铁蛋
"的崛起:华夏电动车技术的
"安全革命
"》的深度报道,出现在了约翰所在媒体的头版头条。
报道不仅详细介绍了
"铁蛋
"在安全性能方面的突破,更深入分析了华夏电动车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报道中有这样一段话:
"当'铁蛋'以100公里的时速,撞向那堵坚硬的混凝土墙时,我们似乎看到了华夏电动车产业的一个缩影。
在这场'硬碰硬'中,华夏车企展现出的,不仅仅是过硬的产品力,更是敢于创新、勇于挑战的精神力量。
面对质疑和偏见,他们用实力说话;面对技术壁垒,他们用智慧攻坚。
'铁蛋'的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华夏电动车产业多年积累的必然结果。
"
“显然,丑国的封锁不仅不能让对面的那个国家衰败。”
“反而越发突出了丑国政府的小家子气。”
“就如同他们最近这些年的对外贸易封锁政策一样,看似是封锁了对方,实际是封锁了自已。”
报道发出后,丑国社交媒体上立即掀起了一场热烈的讨论。在推特、脸书等平台上,
"铁蛋
"和
"中国电动车
"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