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正和他的团队,此刻正在zero的总装车间,见证着第一批
"蛋壳
"的下线。
当一辆辆崭新的白色车身,缓缓驶出生产线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首批蛋壳的出货量,是三万台。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方正神情坚定地说,
"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有十万台以上的大定。而根据各地经销商的反馈,有意向购买的客户,估计还有二十万之多。
"
市场部经理也激动地补充道:
"从市场反响来看,'蛋壳'简直就是一匹黑马!因为超低的定价,我们预估它的销量,有望达到百万级别!要知道,目前市面上,一辆像样的电动车,售价动辄七八万,甚至十几万。而'蛋壳'只要两万,对于很多普通家庭而言,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惊喜!
"
采购总监也点头称是:
"没错,两万块就能把车开回家,而且还是一辆科技感十足的新能源车,这种超高的性价比,简直就是在业内树立了一个全新的标杆!
"
然而,当所有人都在为
"蛋壳
"的火爆而欢欣鼓舞时,财务总监的脸上,却流露出一丝隐忧。
"大家不要被眼前的热度冲昏了头脑啊。要知道,'蛋壳'虽然卖得好,但利润其实并不高。
据我初步测算,扣除各项成本之后,一辆车的净利大概只有两千块左右。
"
众人一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是啊,相比于那些售价几十万、利润高达几万的豪车,区区两千的毛利,实在是太
"寒酸
"了!这样的生意,恐怕那些大厂都懒得去做。
但方正却笑了笑,显得胸有成竹:
"利润低不要紧,关键是资金周转快啊!你们想,十万台的大定,就意味着两个亿的回款!这样的现金流,哪怕是大厂,也未必能瞧不起吧?
"
他环视一周,斗志昂扬:
"再说,咱们卖'蛋壳',本来就不完全是为了赚钱,更重要的是抢占市场,积累口碑!只要'蛋壳'能成为国民神车,成为新能源领域的标杆,那将来的利润空间,可就大着呢!
"
方正接着分析道:
"按照我们的规划,'蛋壳'上市第一年,销量至少要达到50万辆。以均价2万来算,那就是100个亿的销售额!再按照每车2000块的利润估算,我们就能净赚10个亿!而随着品牌效应的放大,我们的议价能力也会越来越强。到了第二年、第三年,每辆车的利润,没准就能翻倍、翻三番!
"
一番话,让在场的人都为之一振。是啊,虽然起步阶段,
"蛋壳
"的盈利看起来有些
"微不足道
",但放眼未来,它绝对大有可为!
在
"蛋壳
"大卖的喜悦还未褪去,方正已经开始着眼于下一个目标。在一次内部会议上,他郑重宣布:
"'蛋壳'给了我们一个好的开端,但我们决不能止步于此。下一辆车,我们要在安全方面多下功夫,真正让'智能出行'成为新创的代名词!
"
众人一听,都来了精神。大家知道,在当下的汽车市场,安全始终是消费者最关注的话题之一。
尤其是在新能源领域,电池安全、自动驾驶等新技术,更是备受质疑和担忧。
"具体来说,我计划咱们的下一款车,售价要在十万元左右。
"方正接着说,
"当然,这个价位比'蛋壳'要高不少,但我们要用更高的品质和性能,来征服更高端的客户群体。
"
产品经理迫不及待地提问:
"方总,您说的'更高品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
方正微微一笑,娓娓道来:
"首先,就是要全面提升车辆的安全系数。我们要在车身材料、车架设计等方面下足功夫,确保整车具有超强的碰撞防护能力。
同时,在电池系统上,也要采用最先进的防火、防水、防爆技术,让用户彻底放心。
"
“起码能装翻百吨王!”
大家频频点头,对方正的思路十分认可。
不过...装翻百吨王...也太离谱了点吧...
有着蛋壳的成绩在前,并没有人对方正的话提出质疑。
"第二,就是要在智能驾驶领域有所突破。
"方正目光炯炯,
"我们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提升车辆的自动化水平。
比如,实现城市道路的全自动巡航、自动变道、自动泊车等功能,让用户真正体验到'解放双手'的快感。
"
研发总监闻言也来了兴致:
"没错,现在特斯拉、国为那些'老大哥'在无人驾驶上动作频频,咱们新创也不能落后!我估计,用个一年半载,L3级别的智能驾驶,咱们就能搞定!
"
"好!
"方正兴奋地一拍大腿,
"有了这些硬核技术作为支撑,再配合咱们在造型、内饰等方面的创新,这个十万元档的'安全智能座驾',一定能成为又一个销量奇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