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山对这种养了一年的年猪也很馋的,也笑道:
“行,那就不买猪肉了,就用三叔家的猪,到时候我算钱给你。”
李先志刚想拒绝,就被李青山岔开了话题。
“等下还要三叔通知一下乡亲们,晚上就在我这边吃吧。”
立刻便有两个人转身就去开车了,李先志也赶紧派了一个村干部跟着。
“那些做生意的都心黑,没有当地人跟着肯定要多坑你的钱。”
李青山嘿嘿一笑便没有多说。
李先志不仅是榆树湾的村长,还是李氏家族的族长。
他当即对跟着的一位村干部吩咐:
“青山要请大家吃饭,你赶紧挨家挨户的通知一声,让大家把家里的桌子板凳都带过来,就在边上的空地上摆开。”
村里办事一向都是这样,都是大家伙把桌子板凳带来,凑在一起吃。
“让那些妇女赶紧去地里摘一些青菜过来,青山请客,有好东西就不要藏着掖着了。”
两个村干部也赶紧通知去了。
李青山这才转身对身边人笑道:
“都搭把手,帮我把家里收拾一下,厢房和亭子也简单收拾一下,等下乡亲们来了也有地方坐。”
所有人立刻忙碌起来。
很快,便有很多的乡亲们赶过来了。
带了了很多的桌椅板凳过来,众人终于不用站着说话了。
有些人还带了暖水瓶和茶缸过来,忙乎着给众人倒茶喝。
李青山被章南硬推了出来,这些脏活有大家帮忙,让他赶紧去招待村民。
李先念带着李青山挨个跟认识不认识的长辈们打招呼。
人越来越多了。
年长的陪着李青山坐着聊天,一边抽烟喝茶。
年轻人全都去帮忙打扫房间,修缮厢房和凉亭去了。
李青山虽然出去的早,但是自小在这边长大,也参加过不少次这样的办事场景。
山村里办事一向如此。
有钱出钱、没钱出力。
这次是李青山请客,大家都知道他在外面混得不错,所以大家只能出把力了。
李青山陪着长辈们坐在那边抽烟聊天,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断过。
不过,看着乡亲们很多人都穿着破旧的衣服,还有很多人穿着带有补丁的衣服,心里还是有些难受的。
“三叔,现在外面发展的这么快,咱们村还是这副样子。
咱们这边没有人出去打工吗?我看村里年轻人还是很多的。”
李先志笑道:
“怎么没有?今年有三四十个年轻人都出去了呢,到现在还没有回来。
我家的那个大儿子小兵,也到江夏市那边打工了。”
说到这里,村里的几个老人便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打工有什么好?现在吃得饱穿得暖,种地又不是不能养活自已。
年轻人出去了,这些地交给谁种?”
一位老人抱怨道。
他的话很快引起老人们的共鸣,都在数落着这些“不安分”的年轻人。
李青山并没有插嘴。
这些人的故土观念很强,不是他一两句话就能改变的。
想要改变榆树湾的现状,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