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边缺水果罐头,所以她把杭城几个大食品厂这两年积压的库存收了。
叶烦又找横山岛食品厂厂长苏多福买一批鱼罐头。叶烦北上之前没打算买鱼,因为苏联不缺肉。
在那边待几天,吃的东西像猪食,能入口的来来回回就那几样,叶烦感觉鱼罐头会大受欢迎,签合同的时候把鱼罐头填进去。
苏联方面认为鱼罐头不好卖,给的价格不高,叶烦依然决定每样弄二十箱,豆豉鲮鱼、油炸带鱼,黄花鱼等各种口味共一百箱,卖不出去就送给员工当新年福利。
叶烦还去商店看过,毛巾、牙刷等日用品也贵,张小明直呼“抢钱!”叶烦拿出一半的钱买日用品。考虑到那边冷了,叶烦建议张小明入羽绒服。
叶烦跟那边签的合同没有规定具体种类,只列了许多物品价格。比如列了十几样,叶烦能弄到其中一半都不算违约。所以叶烦几人谁谁具体买什么可以自行决定。
张小明的钱一半买羽绒服一半买棉大衣。
常光荣的发小原本要搭叶烦的顺风车。选品的时候他一个头两个大,哪怕叶烦给他一个单子,他也不知道具体买什么,就跟叶烦商量,叶烦帮他选,赚了钱他要七成,叶烦三人一人分一成。
张小明和魏建设没意见,叶烦给首都打电话,叫于小舅帮她准备新鲜苹果和梨。
算好时间,叶烦的货到首都,于家村的人把窖藏的水果送过来。
公历十一月底,四人回国,第二天到叶烦家算账,哪怕几人有心理准备,等叶烦去掉一切费用,包括少量关税,净利润竟然达到惊人的六倍。
如果不是叶烦的罐头价不高,净利润可能更高。最赚钱的当然是新鲜的苹果和梨。常光荣发小一度担心那边太冷没人买,然而就连贸易公司不缺吃喝的管理层看到水灵灵的苹果都忍不住吞口水,更别说普通市民。
常光荣的发小把叶烦等人那份给他,他还分到几万美元。他朝自己身上掐一把,确定不是做梦,他仍然不敢信,“怎么这么多?叶姐,是不是多算个零?”
叶烦的神色波澜不惊:“很多吗?”
魏建设惊呼:“还不多?”
叶烦摇头:“我们自己单干更多。不过也危险,到了异国他乡肯定挨欺负,索要小费都是小事,看到我们的钱可能明抢。”
张小明:“那怎么还有那么多人去?我看整个列车上有一半都是倒货的。
叶烦心说,一半还少啊,再过两三年整列火车上都是倒爷和货。
“虽然去一趟危险重重,可是利润太高。自己拿货自己卖,至少是这个数。”叶烦比划一个“八”,“巧了能赚十倍之多。小明,带两千块钱的货过去,回来能买两间房,你干不干?”
常光荣发小不假思索地说:“九死一生也干。那些‘走后门’‘批条子’的人能不知道一旦被查,不但他要进去,收受贿赂的人也得进去,搞不好全家都得进去,不也没收敛。”
先前就是这位帮叶烦查那两位女同志的家人。他名叫金大志,本人谨小慎微,此行路上跟叶烦聊天还感慨,圈里许多人嘲笑他胆子小,要知道他敢当国际倒爷,估计会惊掉下巴。
叶烦点头:“是这样。通常一倍利润就能让人铤而走险,何况七八倍甚至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