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后,关于钦差赵昊之死的消息如狂风骤雨般席卷了京城,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迅速传遍大街小巷,满城风雨。
百姓们聚集在茶馆、酒楼、市集等地,议论纷纷。
因为有心人在背后颠倒黑白,不少人皆面露喜色,纷纷向上苍叩首谢恩,感叹这位权势滔天的宦官终于被除去,为京城除去了一大祸害。
而对于朝廷发布的赵昊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讣告,不少百姓们竟然置若罔闻,不屑一顾。
他们心中的赵昊,早已被打上了奸臣、逆贼的标签。
他的死因,在他们看来,不过是老天开眼,正义得以伸张罢了。
面对实打实的真相,他们选择视而不见。
而面对子虚乌有的谣言,众人却深信不疑。
一时间,坊间传闻沸沸扬扬,赵昊之死的消息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甚至在赵王和司徒玄等人的煽风点火下,各种版本的传闻层出不穷。
有的说他贪赃枉法、欺压百姓;
有的说他勾结外敌、背叛朝廷;
还有的说他残暴无道、滥杀无辜。
无论何种版本,都给赵昊扣上了逆天奸臣的帽子。
随着赵昊之死的消息传开,连那素来以明君自居的苏武,也不幸被波及,被冠上了宠幸宦官的昏庸之名。
苏武对此局面也早有预料,他深知赵昊之死必将激起朝野上下的波澜。
那些心怀不满之人定会借此机会添油加醋,煽风点火,妄图将他拉入泥潭。
然而,苏武如今却无暇顾及这些舆论的风波。
他坐在龙椅上,肩负着重任,需得深思熟虑,统筹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