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斜了他一眼:“你呀!跟你说了多少遍,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得讲究个劳逸结合你也不听。今天是康熙五十六年腊月初三呀!”
胤祄心里咯噔一下,脸色都变了:[五十六年腊月初三,历史上皇玛嬷就是五十六年腊月初六薨啊!]
嘭~
正在床前给太后亲奉汤药的康熙手一抖,药碗啪一下掉在地上,摔了个粉碎。
太后掀了掀沉重的眼皮,勉力勾了勾唇角:“哀家没什么事儿,就是雪后天凉,不小心受了风寒而已。有底下奴才们伺候着就行,皇上不必太担忧,且去歇歇吧。”
康熙低头,快速拭去脸上的泪:“皇额娘少待,儿子再命宫人换碗新药来。”
离开?
不!
康熙不但没有遵命,还更加殷切了些。
宫中太医齐聚宁寿宫不算,还往民间广征名医,不惜一切代价地想治好自家嫡母。
可老太太风寒还在其次,主要她今年七十有七。年事已高,身体各项机能衰老不堪。如风中烛火般,就算风停,残蜡燃尽也是完。
无数名医圣手齐努力,也不过帮她多拖延了两个月,让她过完了康熙五十七年的正月而已。
二月初六,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薨于宁寿宫。
帝大恸,亲行割辫礼。
并不顾旁人劝阻,执意要在宁寿门外结草为庐,亲自为皇太后守孝。
太子心疼他年迈,怕他受不了这苦楚,几番劝说却被骂得狗血淋头,大阿哥甚至还被踹了一脚。
诸皇子纷纷折戟,轮到胤祄时,他都不觉得自己能劝住了。
干脆收拾收拾东西,也跟着住进那小草棚子。
康熙让他别胡闹,他直接哭着吼回去:“怎么就是胡闹了?分明是汗阿玛您双标,只许皇帝放火,不许亲王点灯!”
“朕……”
“不听不听!”胤祄紧紧捂着耳朵:“反正你孝顺你嫡母,我孝顺我生父。咱各有各的孝道,谁也别想着打扰谁!”
[不就是住些天草棚子么?只要康熙爸爸别跟历史上那样犯了足疾,连走路都难,得左右扶着,往汤泉行宫调理了许久都不怎么见好就行。]
[不然老头遭罪,朝中也不安啊!康熙爸爸都这么疼我了,我也得孝敬他。说什么也不能让他再病痛缠身却还被群臣们逼着要个准话……]
本来还想命令他赶紧回去的康熙一顿,无奈又宠溺地笑:“既然如此,那就咱们爷俩作伴,好好送你皇玛嬷一程吧。”
欸?
还以为得再哭一会儿,才能得到首肯的胤祄愣,随即小鸡啄米式点头。
接着就爆改草庐。
按规矩只能茅草搭一搭,四下透风,连个床都没有,就地上扔个草席子?
那哪行呢!
皇上孝动天地,愿意严格遵循古礼。但十八阿哥多年为国,夜以继日地搞研究,身子实在孱弱。
不睡床不行的,漏风也不行。
风雨不透的草庐必须有,矮矮的床榻上还得铺上狼皮褥子。
边上再点个炭盆子。
饮食上也是,荤腥可以戒,但营养必须有。
为了保证自己与康熙爸爸的身体健康,胤祄也是不遗余力。
喜欢清穿:读我心后,康熙九龙齐心了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清穿:读我心后,康熙九龙齐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