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长孙家的答复(1 / 2)

喜唐 微微的薇 2104 字 3天前
🎁美女直播

陛下口谕。。。。。。

赵公年迈,三朝之元勋,国之硕果。。。。。。

勋贤之议,宜有别恩,不应为国事所累,朕念其不易,特……”

旨意送达。

在礼部官员平和的声调中,长孙无忌泣不成声。

喊着老命不足惜,愿为大唐尽全力。

可在礼官走后,刚才还泣不成声的人瞬间就变了脸色。

长孙无忌把旨意听的很清楚。

许敬宗进中书省,每日待诏于武德殿西门。

这一下让长孙无忌有些手足无措。

监管他的人还是来了。

此前的诏书会先下发到长孙无忌掌控的政事堂。

(ps:《旧唐书·卷四》,高阳县男许敬宗每日待诏于武德殿西门!)

政事堂有五人,分别掌管机务要政。

他们可以在省内讨论军国大政及报上的奏状。

发表自己的初步处理意见,并签上自己的名字。

这五人里,只要有一人觉得处理的政事欠妥当。

那这份呈现上来的奏报就得打回去重新商议。

这五人也叫“五花判事”!

这五人也都是长孙无忌提拔上来的人。

说是五花判事,很多事情长孙无忌可以一言决之。

也就是说,长孙无忌他可以决定皇帝知道多少事。

如今,许敬宗待诏于武德殿西门。

这一手就等于直接绕开了长孙无忌管辖的政事堂。

长孙无忌怎么看不出来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这个诏令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就是皇帝给许敬宗暗示。

可以咬人了。

第二个旨意就是李义府进尚书省。

虽然官职没变,干的依旧是端茶倒水的跑腿活。

但此举就等于皇帝在尚书省安插了一枚钉子。

与此同时,狄仁杰进入大理寺。

许久未见的王玄策回来了,直接晋升为户部右侍郎。

独孤渐明也回来了,任兵部库部郎中,职位仅在侍郎之下。

这个政令就耐人寻味了。

饶是长孙无忌很了解李承乾。

他一时间也没有想到这一手是要做什么。

除了许敬宗,剩余几人都不是很大的官。

虽是要职,但权力有限。

夜深了,长孙无忌还在思量。

皇帝明明行动不便,这个时候需要按部就班,稳才是要道。

怎么一下子变得如此咄咄逼人了起来?

长孙无忌有点想不通这是怎么了?

“家主,客人到了!”

长孙无忌揉了揉脸,转眼间又变成了一个慈祥的老人。

走到门前,亲自打开了房门,把客人迎了进来。

“孩儿李象,拜见老祖!”

长孙无忌摆了摆手,拉着李象坐下,直接道:

“陛下这几日身子可还好?我这几日忙,没时间看望,愧疚的很!”

李象闻言叹了口气:

“老祖,父皇的脾气越来越暴躁了。

吓得宫女内侍都不敢去喂药。

每日要么在大殿,要么在内苑,哪里都不去!”

“今日的旨意可曾听说了?”

李象点了点头:“孩儿听说了。

旨意传到许府的那一刻,许府的客人就多了起来。

听说热闹极了!”

长孙无忌冷哼一声:“象儿离他远点!”

“孩儿不懂!”

长孙无忌笑了笑,索性决定跟李象多说一点。

抿了口清茶后轻声道:

“历代君王身边都会有几个小人!”

“如果把君王分为善恶两面,你我见到的就是善的一面。

而许敬宗,李义府,周兴就是君王的另一面!”

李象点了点头:

“就如史书记载的汉武帝身边的江充!”

“对,所以要远离这些人。

这些人的结果已经注定不得善终。

为了那丁点权力,帮君王干了脏事,所以离他远点!”

李象感激地点了点头!

长孙无忌满意地点了点头,忽然道:

“衡山王今日来是为了何事呢?”

长孙无忌的话音刚落下。

李象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李象搂着长孙无忌的腿,声泪俱下道:“老祖,救救孩儿吧。”

“使不得,使不得,快起来说话。。。。。”

李象紧紧地抱着长孙无忌的腿,哭泣道:

“生母节衣减食,日日清淡,在为父皇诚心的祈福。

本是母亲的一片好意,却在上月被打入冷宫。

如今,兰州的军报已经传来。

皇弟已经到了兰州,再有月旬就会归来。

孩儿怕,孩儿怕皇弟……”

长孙无忌叹了口气,把李象扶起,忧愁道:

“孩子啊,这件事是你们皇家的事情,老祖知道,可老祖爱莫能助啊!”

李象闻言又跪了下去,大哭道:

“老祖,孩儿身上也流着和您一样的血脉啊!”

“孩子啊,正因为有着一样的血脉我才不能帮你。

我若帮你,日后中山王见我,我该如何自处呢?”

长孙无忌再次叹了口气,摸着李象的脑袋,慈祥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孩子啊,这事得靠你自己,在这件事面前我是外人!”

李象猛的抬起头。

亲耳从长孙无忌嘴里听到这一句话,他的心才安稳了下来。

李象明白,长孙家不会帮自己。

此刻已经在表明态度。